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3月21日下午,工商管理学院特邀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立海教授做了题为“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报、执行与科研成果撰写”的专题报告。
王立海教授以其多年主持(人)和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的经历和体会,以案例教学的形式从我国科研项目类别、如何申请、如何执行、如何结题和其他应注意事项五方面,分享了多年积累的宝贵研究经验和心得,体现了一名优秀大学教师潜心钻研、勤耕不辍的科研精神和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宽广胸怀。
王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系统性与综合性相协调,针对性强,很接地气,对帮助学院教师进一步提高科研意识,提振科研信心,理清课题申报的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深刻启示,主要可概括为:
1.强意识: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必备的条件,是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树信心:信心大于黄金,科学研究虽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努力就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
3.勤思考:要经常思考,酝酿好的idea,有了的idea,连续深入探索研究,就会成为好课题。
4.明方向:研究要有明确的方向,逐步深入,扩大。具体申请课题时,要明确课题研究指南,做到有的放矢,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5.广阅读: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学习前人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思路等,掌握前沿动态,找到自己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性。
6.重积累: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科研工作亦然。有了好的idea就用文章表达出来,逐步训练积累,idea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越来越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文章也会越来越大,研究水平自然水涨船高,相应地课题也是水到渠成。
7.善提炼:课题的关键是选题,选题要给读者耳目一新、急于深入阅读的感觉,所以题目要精雕细琢。其次是摘要,要用精确的语言把全文的意义、理论依据、方法、内容、结论等高度概况出来,让读者清晰可见。
8.组团队:精干合理的团队是完成课题的基础,团队作战是取得胜利的保障,避免单打独斗。
9.早准备:申报课题要提前准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般要提前一年,经过课题组反复研讨、打磨,最终形成好的方案。不能仓促上阵,急于求成。
10.抓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包括标点符合、语言用词、序号层次、引文格式、语义表达、预算细化等等,都会影响申报的成败。
11.做圆满:课题申报成功后一定按规范要求圆满完成,有问题及时与课题主管人员沟通,征得同意后才能改变原来的计划等。切忌不打招呼擅自变更原计划内容,切忌超期、切忌财务混乱。
12.贵坚持:科学研究是慢功夫,有难度,不能轻轻松松地就取得重要成果,要付出一定精力,重在努力,贵在坚持。只要找准了方向、拥有了idea,掌握了方法、养成了习惯,会越做越顺手、越研究越快乐,成功就差努力一公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